※感謝陳銘鴻博士提供「澳洲註冊工程師審查辦法」寶貴資料。
澳洲註冊工程師審查辦法
陳銘鴻整理
在澳洲的社會裡,工程師是被社會大眾所尊崇的專業人士,具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相對而言,人們心目中的工程師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能完成業主託負的任務,而且也要能對相關團體以及社會大眾的期許與訢求應該能通盤瞭解,使其所完成的工程在壽齡內能兼顧到社會、環境及經濟效益的考量,同時在過程中能與其它領域的專業相互配合,共同找出最佳的解法方案,並善盡告知說明的責任。事實上,許多這些實務面的學養並沒有辦法用文字加以闡述,所以單憑學理分析或循規範探討的模式,是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養成效果,而是必須透過實作過程中的經驗傳承或自我領悟而得的。這是和台灣的技師採用考試體制下最為明顯的差異所在。
澳洲的工程科別分類方式與台灣差異頗大。就澳洲工程師協會(Engineers Australia, EA) 的技師類別包括:生物醫學類、化學類、土木類、電機類、環境類、資訊通訊及電子類、領導管理類、機械類與結構類等九項。依照澳洲的規定,從大學畢業取得工程學位後,就算是取得相關工程背景的身份。在進一步想要成為註冊專業工程師 (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之前,必須要先取得‟特許身份(Chartered Status)”,然後即能進入各專業工程項目登記註冊。特許身份又分成三個等級:特許專業工程師(Char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CPeng)、特許工程技術士(Chartered Engineering Technologist, CEngT)與特許工程員(Chartered Engineering Associate, CEngA)。本文針對特許專業工程師CPeng的審查流程加以說明,整個申請過程共分為‟第一階段資格評估(Stage 1 Competency Assessment)”、‟第二階段資格評估(Stage 2 Competency Assessment)”與‟專業面談(Professional Interview)”等三個階段,分別說明如以下各節。
一、第一階段資格評估
第一階段資格評估大致上是針對申請者的工程背景進行審查。依照澳洲工程師協會的規定,新加入的成員須通過第一階段資格評估後才可申請成為會員(member)。該階段的申請者必須檢附大學學位證書、大學成績單及個人履歷,其中個人履歷必須先給一位自行推薦的合格人士(例如是澳洲工程師協會的會員或是會士)驗證後才可提送。一般工程技術移民的資格審查大致就此同等級,其中對於英語能力的要求IELTS至少6.0。
二、第二階段資格評估
通過第一階段資格評估後即可獲准加入成為澳洲工程師協會的會員,但要再進一步取得特許身份,則需要繼續進行第二階段資格評估。第二階段資格評估是整個審查過程中最令人耗時費力的一環,因為在第二階段的資格能力標準(Stage 2 Competency Standards)共包含16項能力要件(element),每一個能力要件分別都要依序完成‟撰寫-驗證-提送-審查”等四個步驟,此四步驟的作法分別是:
- 申請者必須從自身的工作經歷中,藉由舉證所曾遭遇的實例以500-700字來逐一闡述‟工程能力達標說明(Engineering Competency Claims, ECCs) ”,完成後上傳給作業中心,並且指定一位對於該項所舉證實例有所知悉的人士(可以是當時的主管、同事、業主、廠商等)協助驗證。
- 作業中心收件後,便會將該份ECC以email轉交給所指定的驗證人士請其確認。
- 經驗證人士確認屬實後回傳,作業中心便會通知申請者該份ECC已完成驗證,申請者就可以決定提送。
- 一旦ECC正式提送後,審查小組才開始受理審查。
撰寫ECC成功的關鍵在於要能提出有說服力並能接受驗證的實際例證,來令審查人(Assessor)信服申請者確實有符合該項工程能力要件的要求,也就是證明自己有能力在獨立無人指導的條件下(independently and unsupervised)完成合乎標準的專業工作。文章的體裁要採用敍事的方式陳述,說明在該例證中‟你”有何實質貢獻,而不是整個團隊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撰寫時要以第一人稱的語氣來書寫,像是在舉證的例證中,就要用‟我做了…”、‟我發現了…”、‟我提出了…”、‟我決定了…”等等。
澳洲工程界認為具備充實的專業工程知識是從業者自身的責任,並且每位工程師都應該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的加強精進,所以不是以考試測驗的方式來評量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而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評斷該工程師是否已經有足夠的養成訓練與經歷,此16項能力要件正是檢視一位合格的工程師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包含自我承諾、社會義務、職場價值及卓越技能等四大單元,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單元一 自我承諾(Personal Commitment)
- 工程倫理(Deal with ethical issue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瞭解你的蓄意作為或不作為將會導致對你個人或團體之後果,也代表當可能有牴觸工程倫理的問題發生時,你能夠察覺其影響並作出適當的處置。
- 自我學習(practise competently):此能力要件代表你會隨時審視自身專業能力,並尋求管道持續不斷自我進修充實專業知識及技能。
- 工作責任(Responsibility for engineering activitie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展現對工作的責任感,能清楚的指出你在團隊工作中所作出的貢獻並獲得他人的肯定。
單元二 社會義務(Obligation to Community)
- 安全永續(Develop safe and sustainable solution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實踐在工作場所對工作人員健康及安全的規定要求,或是你能考量所參與執行之工程計畫包括短期與長期對社會環境、經濟產生的永續影響。
- 傾聽關懷(Engage with the relevant community and stakeholder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傾聽理解業主的期待或受工程影響的相關團體的訴求,包括當地或是公眾團體,對其中有疑義之處予以解說釋疑,或溝通協調整理出最能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
- 風險管理(Identify, assess and manage risk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在風險管理的架構下,分析評估並採取行動以避免、降低或分散不確定的風險。
- 謹守法規(Meet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展現對於法律、法規、規範、守則等的通曉認識,並在工程應用上謹慎遵守,不使逾越違背。
單元三 職場價值(Value in the Workplace)
- 溝通協調(Communication):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在團隊中與同伴充份合作,相互信賴,並有能力以口述及書面的方式對工程議題作完整表達。
- 品質績效(Performance):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如期如質的完成工作任務,甚至能進一步提高工程的價值或減低成本的支出。
- 具行動力(Taking action):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起始新的計畫案、取得標案、組織工作團隊、掌握工作進程、控制工程經費與資源並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 專業判斷(Judgement):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在遭逄重大衝突或困境時找出問題的癥結,尋求合適的應變措施並作出專業決策判斷。
單元四 卓越技能(Technical Proficiency)
- 工程新知(Advanced engineering knowledge):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依據科學理論來發展新方法,或應用最新的工程技術或計算工具來分析評估複雜的財務、環境、社會效益,甚至作為工程失敗風險之分析。
- 本土通曉(Local engineering knowledge):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收集既有資訊以熟悉當地的工程實務、環境特性及特殊規範,使工程不致造成延後或增加成本或損及品質。
- 問題解析(Problem analysis):此能力要件代表當你面對工程困難時,能利用調查、研究與分析的手段,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其中可能包括並非是已經眾人熟知的創新對策。
- 創造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應用專業知識技來檢討、調整或開發現有的工序或工法,以創造工程更高的價值。
- 分析評估(Evaluation):此能力要件代表你能評估工程成效與影響,建立評估準則及驗證,診斷工程瑕疵並研擬出改善對策。
由於16項能力要件涵蓋諸多不同的面向,所以往往申請者必須已經有相當的工作資歷,並且工作職務觸及決策管理階層以上,才能有合適的例證可以用來佐證,因此一般建議至少五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比較有容易有足夠的例證來作說明。通常在職涯中重要的工程案例中可以供申請者應用到不只一件ECC的舉證,也就是說可能某一工程案例可以供申請者同時用作數項ECC的說明使用,但也不適合全部16項能力要件都引述同一個案例。大體上至少三個以上的案例來說明較為合適。
如果有些ECC實在無法找到合適的驗證人士,例如自我學習,此時可以用法定聲明(Statutory Declaration)的方式來代替。法定聲明是要在太平紳士(Justice Peace),或部分被授權的職業類別人士的見證下完成,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此16項要件可以個別逐一完成。依照申請者的工程經歷長短,申請的方式共有三種途徑(pathway)可供選擇,選定申請途徑並登記後便不能再變更。此三種途徑分別是:
- 專業發展學程(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PDP):適用於研究所以上學歷的初級工程師,將第二階段資格評估的諸項要求採用分階段的方式完成審查,其目的是使年輕工程師可以在工作過程中同時針對執照核准所需備有的能力加以補強,並在過程中由同公司或機構內的資深工程師擔任導師(mentor)給予輔導協助,以有效培育具備成熟獨立工程素養的下一代工程師。
- 工程能力報告(Engineering Competency Report, ECR):適用於至少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級工程師,自認已經具備領取執照的能力者,備妥第二階段資格審查的各項文件後一次送審。本文將針對此一管道作完整介紹。
- 資深經驗工程師(Mature Experienced Engineer, MEE):適用於至少十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資深工程師,申請者可以少填5項工程能力達標說明,但仍需提供第1-11項的說明,同時審查小組也會因為申請者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因此審查的標準相對會較為嚴格。
全部完成上述16項工程能力達標說明之外,申請者另外還要提送3-5頁的個人履歷以及工程經歷紀錄(Engineering Experience Record)等,全部都送交審查並通過後才算完成第二階段資格評估。另外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的規定,就是申請者必須檢附在最近三年內有完成150小時以上的‟專業延續進修(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的進修紀錄才可被受理審查。由於這個階段的審查項目繁多,常令申請者不知從何下手,因此澳洲工程師協會定期都會在各地舉辦關於如何成功申請特許身份的研習會加以說明,並且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供申請者參考。如果申請者無法在12個月內完成送審的話,則有可能會被取消有效的申請資格。
三、專業面談
前二階段是在線上作業完成,審查的過程中會有兩位獨立的國家評比人(National Accessor)對申請者的申請內容進行審查。當第二階段資格評估書面審查通過以後,澳洲工程師協會會通知申請者約定一個時間地點進行最後一個階段的面對面的專業面談。該面談是由與申請者有相同領域的工程專家組成評判小組,藉由直接當面提問以確認申請者確實有其足以勝任的工程能力,同時也評估申請者的英語是否具備足夠的溝通交流能力,基本上是以IELTS有7分以上作為要求標準。面試時會先由申請者自行進行15分鐘的簡報,藉此以口頭的方式重述在書面資料內的案例實績,接下來是由審查委員提問進行30分鐘的詢答。面談結果在會後就立即決定,如果面談後審查小組認為申請者還不能立刻被授予特許身份,審查小組會清楚告知申請有待加強的事項,促請其改進或補充後再審。
四、專業延續進修(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類似台灣的技師計點制度,澳洲的工程師也必須定期累積專業延續進修CPD的時數。CPD是指花費在從事執業領域內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延伸及更新的時數,其目的是確保從業專門人士能保有合乎時代演變的技術能力,維持甚至提昇在工作場域的工作效率,使其有能力帶領協助他人,並且能夠應付職業生涯所面臨到的轉變,以提供給社會更好的服務內容。
可以納入作為CPD時數計算的方式包括八種類別:
- 正規的研究所課程或大學個別學分課程時數
- 由受認可機構所辦理的短期進修課程、研習會、研討會與小組討論時數
- 在工作場所進行的各式訓練或研習活動時數
- 個人閱讀專業領域的書本、期刊、雜誌、手冊等之時數
- 參與規範編撰、審查、志工等工程服務時數
- 課程或研討會演講材料之準備與講授時數
- 參與大學或技職學院之產學合作計畫或協助指導學生學習或現地參觀等時數
- 其它符合CPD認定原則的活動時數
CPD時數的要求是每三年為一期,總時數至少要達到150個小時。在這150個小時之中,至少50個小時以上必須是和執業領域相關,至少10個小時以上是有關於風險管理,和經營管理相關的時數則不能少於15個小時。在每次登錄一筆專業延續進修活動時,必須說明該活動如何有助於知識延伸或是學習心得。
能夠成功獲頒專業工程師執照不僅代表得到澳洲工程界的肯定,同時也是政府部門、業界以及社會大眾都認同的專業證照。一旦被授予執照後,也代表在之後的執業生涯都有責任維持個人的專業能力。所以CPD的要求是終其工程師的職業生涯都必須接受檢視,直到離開職場方休。
五、修訂版審查辦法(2017年以後)
自從2017年起,EA修訂了技師審查辦法。前文所述的三種途徑合併為‟一般途徑”,另外增加‟面談途徑”、‟學術途徑”、‟海軍途徑”等三項。而透過‟互許認可”(mutual recognition)的途徑則是另外一條捷徑,並沒有列在EA的官網網頁上。
- 一般途徑(CHARTERED PATHWAY,審查費用$1,760 含稅)
- 申請者必須是EA的一般會員或以上的資格才適用。
- 首先,申請者先上EA的網站進行自我評估(Self Assessment) ,評估自身對第二階段資格評估16項能力要件的評分結果,以檢視自身是否已經符合申請條件。評估的級別分為:待加強(Developing)、合格(Functional)、熟練(Proficient)、優越(Advanced)等四種。( https://www.engineersaustralia.org.au/Chartered/Self-Assessment)
- 第二步驟是就16項能力要件個別提出達成理由的簡述,相關證明文件(Chartered Evidence)在這個階段尚不需要提送,而後邀請業界合格的驗證人(reviewer)進行驗證,此階段稱為‟業界驗證”(Industry Review)。合格的驗證人是指對申請者的工作內容有相當的瞭解,彼此領域相同或接近的業界人士。理想的驗證人包含技師、EA會員或七年以上工程經驗的人士。業界驗證的目的是初步評估申請者是否已經具備成為能獨當一面的技師的能力,並給予建議之後可檢附的相關證明文件,並對申請者該項能力要件依待加強、合格、熟練、優越等四個等級予以評分。業界驗證的評分必須16項能力要件都達到合格以上的等級才可進行正式登記申請 (Enroll)。
- 第三步驟為正式登記申請並繳交審查費、履歷及專業延續進修時數紀錄(CPD Log)。登記時要註明申請的執業領域(科別),並附上業界驗證的結果。
- 第四步驟是EA審查人(Assessors)會根據申請者的業界驗證結果,與申請者討論所需檢附的相關證明文件。
- 第五步驟是專業面談,內容針對申請者所提供的能力要件達成簡述及相關證明文件,面談時有至少一位EA審查人及外部業界人士共同參與。
- 第六步驟便是通知審查通過並寄發技師證書(Certificate )。
- 面談途徑(CHARTERED VIA INTERVIEW,審查費用$1,760 含稅)
- 申請者必須有畢業後20年以上的實務工作經驗,其中包括擔任過重要的主管層級或主持計畫的角色。申請者也必須是EA的一般會員或以上的資格才適用。
- 申請者提交詳細的履歷。這份履歷的內容必須讓審查人可以清楚看出申請者已充分符合第二階段的資格能力標準,所以不宜只是作公司的規模或業績的陳述。
- 申請者所提交詳細履歷經EA審查確認申請者符合採用面談途徑的資格,便會收到通知申請者正式登記申請並提交專業延續進修時數紀錄。
- 如果有需要的話,EA審查人會要求補充提供進一步的相關證明文件以供審核,否則便會約定時間進行專業面談。
- 通過之後便可獲頒技師證書(Certificate )。
- 學術途徑(CHARTERED FOR ACADEMICS,審查費用依各校不同)
- 適用於申請者所任職的學校與EA之間有同意協定,所任職的學校必須是EA所認可的大學以上院校內教授工程相關課程,申請者至少需有五年以上的工程經驗,同時也必須有EA的一般會員或會士的資格。
- 申請者必須檢附院長的推薦函,學術教學、研究、著作目錄以及EA規定的自我評估。
- 有需要時EA審查人會要求補充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以供審核,否則便會約定時間進行專業面談。
- 通過之後便可獲頒技師證書。
- 軍事工程(目前受理海軍)(CHARTERED FOR DEFENCE – NAVY,審查費用依各單位不同)
- 申請者必須為現役軍人且服役15年以上,也必須是EA的一般會員或以上的資格才適用。
- 申請者先提交詳細履歷給EA後,經審查確認申請者符合採用海軍途徑的資格,便會收到通知申請者正式登記申請並提交專業延續進修時數紀錄(CPD Log) 。
- 通過之後便可獲頒技師證書。
取得技師證書後即為特許工程師(Char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便可以依各州的規定在擬執業的地區登記為該州的註冊工程師,或是向EA註冊為‟國家註冊工程師”(National Engineering Register, NER)。目前唯有昆士蘭州強制規定必須是昆士蘭註冊工程師(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of Queensland, RPEQ)才可以在昆士蘭州執業,但是維多利亞州州議會(Victoria Parliament)也在2018年討論仿照昆士蘭的方式辦理,其它各州也有傳出有意跟進的消息。在還沒有明確規定的地區,持有NER的資格便是一個為各界認可的證照。